百年芬威: Fenway Park

我個人對於紅襪的情感可說是愛恨交織。在建民如日中天的那幾年,芬威球場與老爹,曼尼雙煞,始終是他難以跨越的魔障,我也因此討厭起紅襪隊。然而幾年過去,紅襪不僅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,更分別在2004, 2007, 2013, 2018四度奪冠,可以說是近二十年來最成功的大聯盟球隊,我也不由得佩服起紅襪優秀的建隊策略。更不用說那傳奇的百年芬威球場,是全球棒球迷無不嚮往的,聖地般的存在。

芬威球場距離地鐵Kenmore站不遠。走路僅需五分鐘。時間尚早,我便沿著外面走了一圈。右外野後方此時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,根據圍籬所述,似乎是要蓋一個迷你音樂廳。

Fenway Tour的售票口位於Gate D,成人票美金21元。冬季schedule為早上10:00至下午5:00,每個整點出團。(最新資訊以官網為準: https://www.mlb.com/redsox/ballpark/tours) 我於10:50抵達票口,匆匆買完票後,工作人員指示我進入對街的紅襪商店。此時店內已經是鬧哄哄的,參加導覽的人數比我想像的要多上不少。導遊也因此將我們拆成兩團,每團人數約有15-20人。

十一點整,導遊領著我們來到入口,先過安檢,再上廁所,為一小時長的導覽做好準備。等到眾人到齊後,便直接進入球場的前方座位區。芬威球場於1912年開幕,與中華民國同壽,受限於職棒初期的規模,球場空間不但小,更被周圍街道緊密包圍,進而導致其畸形的外野形狀。球場上層看台為後續增建,承托的鋼柱只能尷尬地插在下層看台中間,擋住部分座位的視線。然而,儘管這些二十世紀初蓋的老球場缺點很多,它們也被球迷們尊為"珠寶盒球場"(Jewel box ballparks),緊湊的空間使觀眾極為靠近球場,進而帶來無可比擬的觀賞感受。

當我初次踏進芬威球場時,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也的確是"好小!"。本壘板後方毫無草皮緩衝區,距離觀眾只有幾公尺的距離,外野也幾乎沒有界外區,整體規模跟湖濱公園棒球場相去不遠。不過完全可以想像,坐在芬威的本壘板後方看球時,那種親臨現場的震撼感勢必更加強烈。

休賽季沒有漂亮的草皮可看,導覽於是安排了另一個看點:客隊球員更衣室。空間不僅相當狹窄,櫃子也跟學校體育館的差不多,完全體現芬威本色...

主隊球員的更衣櫃就好上不少,原木打造,尺寸也是客隊球員的兩倍有餘。

同時也展出了2007年世界大賽的冠軍獎盃。

隨後我們向上走,來到了一樓看台的後方座位區。這裡的座位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折疊木板凳。

導遊向我們介紹這些木板凳的來由:"紅襪在1919年拿下世界冠軍後,旋即步入"悲慘的二零年代",不僅時常墊底,更陷入了觀眾不進場,球團沒錢的惡性循環。就算左外野看台有座位燒壞了,球團也不急著將它們修好-反正球場也坐不滿。這種擺爛的慘況一直持續到1933年為止。該年Tom Yawkey以125萬美金買下紅襪隊,砸了大錢整修芬威球場,也安裝了我們現在坐的木板凳。" 這些木板凳的椅距極窄,中間的人要上廁所,得請整排人站起來讓位。導遊因此打趣:"如果你坐在靠走道的座位,看到第六局時,你就能認識同一排的所有人。" 不過紅襪球團也沒有因此改建這些不方便的老座位。導遊自豪地說道:"芬威球場的座位規劃改動的極少。每個紅襪迷幾乎都能記得,也能找到他第一次進場時所坐的座位。我1996年進場的座位還在,我主管1966年坐的那張座位也依然猶存。"

我們接著來到文字記者採訪室,自此能俯瞰整個球場,視野極佳。

冬季的草皮被帆布嚴密地蓋住。從這邊能明顯地看到左外野的綠色怪獸(The Green Monster),中外野的三角形(The Triangle),以及右外野詭異的突出區域。

導遊花了點時間解釋芬威球場的著名記分板如何運作。該記分板非常原始,需要工作人員躲在後面手動更新。AT BAT的左方有扇小門通往記分板後方,工作人員可以躲在裡面窺看球場,根據場上狀況更新資訊。更妙的是,小空間沒有延伸到國家聯盟排名的後方,該部分便只能在換局間,靠工作人員跑上去手動更新,算是看芬威現場的一個小趣味。

另外也講了右外野的紅座椅(The Lone Red Seat)故事。簡單來說,是為了標記Ted Williams在1946年擊出的特大號全壘打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該發全壘打被認定為芬威球場最遠的全壘打。紅色位子的票價並沒有比周圍其他位子貴,但想跟它拍照的球迷川流不息,坐在上面可能會不堪其擾。

利用球場閒置空間成立的"芬威農場"(Fenway Farm)。原本只想滿足包廂顧客的沙拉餐點需求,不料產能實在太高,只好將多的部分賣給附近的商家餐廳。

導覽的尾聲不免俗地來到了綠色怪獸座位區。2003年增建本區時,其實遭到了部分球迷反對,認為此舉破壞綠色怪獸應有的樣子。不過綠色怪獸座位既特別,視野又好,很快便成為了球迷的最愛,門票動輒超過百元。

導遊最後講了兩根界外桿: Pesky's Pole與Fisk Pole的故事。只能說芬威球場歷史實在悠久,一草一木皆是故事。

導覽準時於12點結束。雖然長達一小時,但行程安排得很好,總覺得咻一下地就過去了。整體來說,芬威之旅不僅讓我看見在地人對芬威的深厚情感,同時也見證了百年球場的矛盾與調和,既要求新求變,又要為歷史價值做出妥協。拆掉容易,修改困難,紅襪球團在1999年一度提出"新芬威"計畫,但在廣大反對聲浪下,球團轉而推動五年整修計畫,將芬威的使用年限一舉推展至2061年。其中教訓值得我們研究與深思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大彎國家公園: 四日行程 Four Days in Marfa & Big B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