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步舊金山: One Day in San Francisco
從四年前赴美讀書到現在,不知在SFO轉了多少次機,卻從未進過舊金山市區好好看一看。今年的Labor Day weekend放的特別長,總算排了一天進城漫遊。
舊金山市區高低起伏,車子又多,開車進城不太方便。我將車停在Daly City Station附設的停車場,再轉乘BART進城,這樣子停一整天只需要三塊錢,非常便宜。BART確實如朋友所言,有種髒髒破破的感覺,車站出口瀰漫著一股尿騷味,我覺得比紐約地鐵還要糟糕...
出了地鐵站後來到聯合廣場(Union Square),毫無反應,就是一個普通的廣場。角落有一個清爽的咖啡廳。
按照原定行程,接下來是要搭路面電車前往唐人街的。但我看了看經過的電車,每一台都跟這張照片一樣載得滿滿的。我一邊覺得納悶,一邊往Powell總站的方向走...
原來這邊早已排滿一大圈人龍。售票亭旁邊立著一個牌子:"乘車等待時間約兩小時",開玩笑!我站在旁邊仔細觀察了一下,隊伍確實動得很慢,兩小時的估計顯然不假,甚至有低估的嫌疑。最後我只得忍痛放棄這段電車,步行前往唐人街。
我原先以為奧斯丁是丘陵城市的代表,沒想到舊金山更是變本加厲。道路起伏的程度實在驚人,在這邊開車,停車都要格外小心。
終於到唐人街入口了! 從Powell總站步行至此,大約需要十至十五分鐘。
百聞不如一見,舊金山的唐人街真的就是"那個"唐人街,那個你在美劇卡通中常常見到的典型唐人街。我以前看到華麗的中國風路燈,戴著中式屋頂的西式磚樓,張燈結綵的大紅燈籠,都覺得好萊塢太浮誇,沒想到此時,此刻,此景,就如此簡單地呈現了唐人街文化符號的起源。
本來想去嚐嚐傳說中的金門餅家蛋塔,結果他們忙著趕中秋月餅訂單,這周一律不做蛋塔。撲空的我在附近轉了轉,在小巷裡發現同樣著名的金門餅食公司。他們家是如今少有的,仍然採取手工製作幸運餅的小店。機器與手工互相配合的製作過程很有意思,相當推薦一看。我怕壓碎而沒有買他們家的餅乾,但老闆娘請我吃一片來不及摺疊的報廢餅乾。餅乾表面還有些溫熱,口感香脆,有股宜人的香草味,比外面餐廳送的幸運餅高明不少。我想是個送禮的好選擇。
接著繼續往九曲花街前進。這一段就有點遠了,大概需要走半個小時,抵達時入口全是拍照的遊客。由於是九月初,繡球花已漸次凋謝,但不難想像盛開時的美麗景象。兩旁的住宅看似低調,但仔細觀察,又都透露出不簡單的品味。住在這邊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呢? 我不禁如此揣想著。
從九曲花街一路下行漁人碼頭,海風雖大,但陽光明媚,綠草如茵,也就不覺得冷。漁人碼頭實在是很漂亮,週五人也不太多,逛起來非常舒服。
不過身為一個博物館控,我還是先去了舊金山海洋國家歷史公園(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)的遊客中心。裡面對於舊金山港的歷史有非常詳盡且精彩的介紹。從淘金熱到西岸大港,近海漁船,糧食貨船,木材貨輪輪番上陣,造船業,製造業,軍火工業緊追在後,共同形成今日舊金山的無比繁榮。此處展覽之用心,已經媲美地方歷史博物館之水準,來漁人碼頭不順道進來會是很可惜的事。
但別忘了,剛剛說的只是遊客中心,實際的海洋歷史公園在哪裡呢?其實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,正是碼頭上停泊的四艘老船。然而,這個景點相對冷門許多,大概是因為票價有點貴吧($15)...不過如果你有買國家公園年票的話,這邊一樣可以憑票入場。
首先看的船是C.A. Thayer號,當年用來運輸木材的三桅縱帆船(Schooner)。這艘船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95年,中間曾經運過木材,捕過鱈魚,載過彈藥,最後被政府收購,翻修後成為一艘老當益壯的古蹟。我下到船艙時,解說員正在講解早期利用羊毛填塞縫隙的防水工法,配合當年大修時的相關照片,是場精彩的解說。
Hercules則是1907年出廠的蒸氣拖拉船(Tug)。船隻雖小,馬力卻很驚人,可以拖動大型帆船,木頭浮筏與鐵路貨輪。它一路工作至1962年,直到新一代柴油貨輪取代其地位為止。船上空間不大,但可以清楚看到鍋爐與蒸氣引擎的配置,一邊還有喇叭播放鍋爐運作時的聲響,氣氛非常到位。
Balclutha是四艘船中最為精彩的一艘。1886年出廠的鐵甲方帆帆船(Square Rigger),主要用途為遠洋貨輪,因此船上空間最大,也設有各種海上生活所需的必要設施。例如甲板上的廚房,木匠工坊,船長室,幹部宿舍,以及甲板下的船員宿舍,食物間,貨物倉庫...完全體現了迷你社會的精神。由於我才剛玩完The Return of Obra Dinn,對於遊戲內奧伯拉丁號的配置還很熟悉,逛Balclutha號時總有種似曾相似之感。
聖誕節加菜用的小豬。
船長眷屬室。這個真的跟奧伯拉丁號一模一樣,我高度懷疑作者是否在此取材...
Balclutha最早用於歐陸與舊金山間的穀物貿易,後來轉而進行美西至澳洲的木材運輸(澳洲開礦需要很多木材),最後則被阿拉斯加包裝工協會買下,每年四月送工人與補給到阿拉斯加的捕撈基地,九月再把產出的罐頭鮭魚運回舊金山。這裡所見的船頭開孔,即是當年進行木材裝卸的進出口。
最後一艘則是當年負責舊金山-馬林跨海運輸的蒸氣渡輪Eureka號,同樣的路線現今已被金門大橋取而代之。雖然說是百年老船,但整體格局仍然與我在Galveston坐到的渡輪相仿,一樣是下層載車,上層載客。如果對老車有興趣的話,一樓同時展示了不少20世紀早期的骨董車,值得細細賞玩。
漁人碼頭這邊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景點:路面電車F線。在這條線跑的都是1930年代的骨董街車(heritage streetcar),外型酷的不得了。我事先買了MUNI一日券,自然要上去搭一段過過乾癮。可惜時間已晚,不能去Pier 39逛逛。
不過倒是因此發現一個漂亮的公園。
回到碼頭後轉乘前往Daly City的28路公車,中間在金門大橋下車拍照,為一天奔波畫下完美的句點。總的而言,這趟旅程既見到舊金山微妙的一面,卻也有陽光明媚的動人景象。很難說我喜歡與否,但也覺得這是個值得再來遊玩的美麗城市。我想這正是舊金山令人愛恨交織,卻又久久不能離去的矛盾魅力吧。